凉火

希望煦日,希望和风,希望心安,希望幸福,也希望你平安喜乐,陌生人。

散记。

”我没有订婚“”我也没有男朋友“——读杨绛先生

        “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。”杨绛先生在《我们仨》里用到这样一句话,原话出自白居易的《简简吟》:“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。” 

        “一九九七年早春,阿瑗去世。一九九八年岁末,钟书去世。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。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。‘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’。现在,只剩下了我一人。”白居易诗里的无奈悲伤,在这里成倍成倍地累加,到今年,杨绛先生已过百岁,读到她的第一篇文章是初中时候的课文《老王》,那时文章里提到“钟书”,那时他们一家是“我们仨”,而当她在2012年写下百岁感言时,已是孤身多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《我们仨》前一半用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,平淡而温馨,常看到一处让人会心一笑,然而后一半却是孤身一人后的事,无奈悲伤难以自抑。

        书中着墨最多的就是他们三人的故事。朴素的文字仿佛听一个邻家老人讲述她的一生。听到他们在国外读书生活时的手忙脚乱不免微微一笑,听到他们三人失散了又不免要叹一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当高楼接着大厦矗立,人行车流千篇一律,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,《我们仨》里慢节奏的叙事方式轻易就进入了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。

        仿佛是在某个阴天,回忆某个午后温暖和煦的阳光,然而这终究是过去的阳光。因这“过去”二字而惆怅。

        人们口中最美好的时光,大都在过去,因为不能再回去走一遍而美好。杨绛先生在2003年写下这一段段文字,把他们三人的故事在书里构筑完整。在她的脑海里在读者的脑海里,留下又苦又甜的回忆、又快乐又伤痛的心情。

        钱钟书先生在一篇文章里写道:“你想回到故乡,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,你只有睡觉,闭了眼向梦里寻去,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。”所以《我们仨》就是杨绛先生的一个“万里长梦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听过顾城的故事,听过三毛的故事,他们的故事浪漫而又凄婉,再听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,就好像饭后饭桌上的闲话家常,平淡而温馨。两个人都看得透彻,心又都向着光明,所谓的才子佳人,钱钟书和杨绛绝对算得上一对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小波向李银河表白时说,你有朋友没有,你看我怎么样?简单直白。钱钟书和杨绛也是这种形式,不浪漫的开场,直白直率。钱钟书说,我没有订婚。杨绛也回道,我也没有男朋友。他们的浪漫像是砂糖,融进杯水里,水甜了却不溢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到他们的爱情故事,就明白,生命简单得只有生与死,复杂的是人的思想,想得复杂了,那就要说得简单一些。杨绛和钱钟书先生都很少用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,字里行间却看得出他们对这世间看得透彻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文革时期,他们一家都受过折磨,一场文革,逼得多少人自杀多少人强咽愤恨,然而从这本记述了他们一家人的故事的书里,却不曾看到郁结于心的怨恨不平。其实他们的一生称得上坎坷,然而从书里就可以看出他们在坎坷中依然有乐趣可寻。杨绛先生的心里有信仰,她的心里充满希望。

        无奈的是生命总有尽头,悲欢离合是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,能做的只有在时间到来之后,坦然接受。而这份坦然却沉重到拾了许多年。至少在这有限的时间里,他们三人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虽苦也趣味盎然。这是我们在和平时代也做不到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绛先生在百岁答问中提到,“树上的叶子,叶叶不同。花开花落,草木枯荣,日日不同。我坐下细细寻思,我每天的生活,也没有一天完全相同,总有出人意外的事发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对比我们,对电子产品难以自拔,“无聊”这个词频频脱口而出。是我们的心也在城市的喧闹中变得浮躁,像站在挤挤挨挨的人群里,找不到出口,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自己和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们,却看不清世界。

       杨绛先生是一个懂得在心里修篱种菊的人,她有她恬美的心灵世界,然而杨绛只有一个,我们没有她那样的淡泊安宁和坚韧,却依然在读到她的文字想到她的故事时,放慢脚步感受那份恬然如明镜般的希望。        

评论(14)
热度(686)
  1. 共20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凉火
Powered by LOFTER